2015年11月5日 星期四

「萬隆/第三世界六十年」台北論壇 25日錄影記錄



「萬隆第三世界六十年」台北論壇
時間:20151024~25

地點:台北牯嶺街小劇場




二天:亞洲/第三世界音樂論壇我的亞洲路徑
1025日(週日)下午200~500

黑名單工作室王明輝的音樂創作與製作之路在臺灣通俗音樂生產與音樂聲響製作的介面,提出音樂與思想的問題並創造臺灣通俗音樂與第三世界/亞洲的連結。從解嚴之初《抓狂歌》(1989)專輯中泰國、印尼、印度音樂元素的實驗性運用,到90年代《搖籃曲》(1996)專輯中突圍「本土化意識」所編製的亞洲/第三世界「音感」。乃至於近年參與王墨林編導的東亞戒嚴史劇場之音樂設計,通過運用「亞洲歷史中的音樂」——以音樂的聲音述說纏繞在歷史劇場中感情與情緒的夾層。對於不同於東亞西方之外聽覺的關切,來自王明輝於1980年代以來遊歷泰國的經驗。這次論壇,他將回溯在聽覺/身體所經歷的,泰國的節奏、樂器、民間音樂(Morlam)、「生活之歌」、通俗音樂與政治社會歷史、南北差距、1970年代學生運動的關連。

主講人:王明輝(黑名單工作室創辦人、音樂製作)
主持人:王墨林(劇場編導、文化評論)



主辦:身體氣象館、台灣聯合大學系統&交通大學 文化研究國際中心、亞際書院、交通大學亞太/文化研究室
合辦: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牯嶺街小劇場、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2015年11月2日 星期一

《原住民族》第19期

Powered by Issuu
Publish for Free

《原住民族》第18期

Powered by Issuu
Publish for Free

《原住民族》第17期

Powered by Issuu
Publish for Free

《原住民族》第16期

Powered by Issuu
Publish for Free

《原住民族》第15期

Powered by Issuu
Publish for Free

《原住民族》第14期

Powered by Issuu
Publish for Free

《原住民族》第13期

Powered by Issuu
Publish for Free

《原住民族》第12期

Powered by Issuu
Publish for Free

《原住民族》第11期

Powered by Issuu
Publish for Free

《原住民族》第8期

Powered by Issuu
Publish for Free

《原住民族》第7期

Powered by Issuu
Publish for Free

《原住民族》第5/6期

Powered by Issuu
Publish for Free

《原住民族》第4期

Powered by Issuu
Publish for Free

《原住民族》第3期

Powered by Issuu
Publish for Free

《原住民族》第2期

Powered by Issuu
Publish for Free

《原住民族》第1期

Powered by Issuu
Publish for Free

「萬隆/第三世界六十年」台北論壇,10/24錄影記錄


「萬隆第三世界六十年」台北論壇
時間:20151024~25
地點:台北牯嶺街小劇場

議程
第一天:歷史、現場與契機
1024日(週六)下午200~500

1955年萬隆會議在印尼召開時,台灣、南韓等地因為分斷、冷戰等因素,沒有能派出代表性人物參與到這場形成「第三世界」意識的關鍵歷史聚會中,因而喪失了與亞、非前/殖民地建立連帶的重要契機,造成至今深遠的影響。在2015年舉辦「萬隆/第三世界六十年」系列論壇之際,重訪「萬隆」不只是在補課及重新了解世界史上的重要事件,更是在尋找以「亞、非、拉」為方法的世界觀,重新自我定位,開創新的視野。

與談人/講題

Nila Ayu Utami(印尼大學英文系)
Revisiting Bandung Conference: Berbeda sejak dalam pikiran

郭佳(新竹交大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萬隆及其今昔世界:編織人民/國家網絡」

鍾喬(差事劇團)
「每個人的身體裡都有第三世界」

陳瑩恩(台聯大亞際文化研究學程)
「走進『鬥爭』現場,農村與人民運動:2015萬隆記行」

陳光興(交大亞太/文化研究室、亞際書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萬隆六十年行走筆記」

主辦:身體氣象館、台灣聯合大學系統&交通大學 文化研究國際中心、亞際書院、交通大學亞太/文化研究室
合辦: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牯嶺街小劇場、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