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7日 星期日

我所認識的陳映真以及1960 年代的台灣/淺井基文(鄭宏 譯)


淺井基文(鄭宏 譯)2012〈我所認識的陳映真以及1960 年代的台灣〉,《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6期(3月號):345-363。

2015年12月21日 星期一

1960年代的陳映真:訪談淺井基文教授/陳光興


陳光興(2011) 1960年代的陳映真:訪談淺井基文教授〉,《台灣社會研究》,八十四期:289-308




2015年11月5日 星期四

「萬隆/第三世界六十年」台北論壇 25日錄影記錄



「萬隆第三世界六十年」台北論壇
時間:20151024~25

地點:台北牯嶺街小劇場




二天:亞洲/第三世界音樂論壇我的亞洲路徑
1025日(週日)下午200~500

黑名單工作室王明輝的音樂創作與製作之路在臺灣通俗音樂生產與音樂聲響製作的介面,提出音樂與思想的問題並創造臺灣通俗音樂與第三世界/亞洲的連結。從解嚴之初《抓狂歌》(1989)專輯中泰國、印尼、印度音樂元素的實驗性運用,到90年代《搖籃曲》(1996)專輯中突圍「本土化意識」所編製的亞洲/第三世界「音感」。乃至於近年參與王墨林編導的東亞戒嚴史劇場之音樂設計,通過運用「亞洲歷史中的音樂」——以音樂的聲音述說纏繞在歷史劇場中感情與情緒的夾層。對於不同於東亞西方之外聽覺的關切,來自王明輝於1980年代以來遊歷泰國的經驗。這次論壇,他將回溯在聽覺/身體所經歷的,泰國的節奏、樂器、民間音樂(Morlam)、「生活之歌」、通俗音樂與政治社會歷史、南北差距、1970年代學生運動的關連。

主講人:王明輝(黑名單工作室創辦人、音樂製作)
主持人:王墨林(劇場編導、文化評論)



主辦:身體氣象館、台灣聯合大學系統&交通大學 文化研究國際中心、亞際書院、交通大學亞太/文化研究室
合辦: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牯嶺街小劇場、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2015年11月2日 星期一

《原住民族》第19期

《原住民族》第18期

《原住民族》第17期

《原住民族》第16期

《原住民族》第15期

《原住民族》第14期

《原住民族》第13期

《原住民族》第12期

《原住民族》第11期

《原住民族》第8期

《原住民族》第7期

《原住民族》第5/6期

《原住民族》第4期

《原住民族》第3期

《原住民族》第2期

《原住民族》第1期

「萬隆/第三世界六十年」台北論壇,10/24錄影記錄


「萬隆第三世界六十年」台北論壇
時間:20151024~25
地點:台北牯嶺街小劇場

議程
第一天:歷史、現場與契機
1024日(週六)下午200~500

1955年萬隆會議在印尼召開時,台灣、南韓等地因為分斷、冷戰等因素,沒有能派出代表性人物參與到這場形成「第三世界」意識的關鍵歷史聚會中,因而喪失了與亞、非前/殖民地建立連帶的重要契機,造成至今深遠的影響。在2015年舉辦「萬隆/第三世界六十年」系列論壇之際,重訪「萬隆」不只是在補課及重新了解世界史上的重要事件,更是在尋找以「亞、非、拉」為方法的世界觀,重新自我定位,開創新的視野。

與談人/講題

Nila Ayu Utami(印尼大學英文系)
Revisiting Bandung Conference: Berbeda sejak dalam pikiran

郭佳(新竹交大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萬隆及其今昔世界:編織人民/國家網絡」

鍾喬(差事劇團)
「每個人的身體裡都有第三世界」

陳瑩恩(台聯大亞際文化研究學程)
「走進『鬥爭』現場,農村與人民運動:2015萬隆記行」

陳光興(交大亞太/文化研究室、亞際書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萬隆六十年行走筆記」

主辦:身體氣象館、台灣聯合大學系統&交通大學 文化研究國際中心、亞際書院、交通大學亞太/文化研究室
合辦: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牯嶺街小劇場、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2015年5月21日 星期四

《台灣與世界》第42期

《台灣與世界》第41期

《台灣與世界》第40期

《台灣與世界》第39期

《台灣與世界》第38期

《台灣與世界》第37期

《台灣與世界》第36期

《台灣與世界》第35期

《台灣與世界》第34期

《台灣與世界》第33期

2015年5月20日 星期三

《台灣與世界》第32期

《台灣與世界》第31期

《台灣與世界》第30期

《台灣與世界》第29期

《台灣與世界》第28期

《台灣與世界》第27期

《台灣與世界》第26期

《台灣與世界》第25期

《台灣與世界》第24期

《台灣與世界》第23期

《台灣與世界》第22期

《台灣與世界》第21期

《台灣與世界》第20期

《台灣與世界》第19期

《台灣與世界》第18期

《台灣與世界》第17期

《台灣與世界》第16期

《台灣與世界》第15期

《台灣與世界》第14期

《台灣與世界》第13期

《台灣與世界》第12期

《台灣與世界》第11期


《台灣與世界》第10期

2015年5月13日 星期三

暗夜中的掌燈者:姚一葦與1960年代




重訪後街:以陳映真為線索的一九六○年代 系列座談六

暗夜中的掌燈者:姚一葦與1960年代

姚一葦(1922-1997)先生在1960年代,以「暗夜中的掌燈者」之姿,成為《筆匯》、《現代文學》、《文季》等重要文學刊物的主要推手之一。他不僅提攜後進,鼓舞陳映真、施叔青、白先勇、尉天驄……等作家生產大量影響後人的重要作品,同時還發表了《孫飛虎搶親》、《碾玉觀音》、《紅鼻子》等劇作,對往後的劇場影響甚鉅。之後更參與北藝大的創校,並名列戲劇系的創辦人之一,也因此被戲劇界推崇為「台灣現代劇場的領航者」。這場座談我們請來1992至1997年間曾經深入訪談姚一葦的陳傳興先生,聽他娓娓道來他眼中的姚老師,除了重溯那孤獨但卻澎湃洶湧的年代,同時也希望在藝文的向度,重新認識姚一葦與60年代的關係。

時 間:2013年11月17日(日)14:00-

地 點:月涵堂(台北市金華街110號,金華街與金山南路口)

主講人:陳傳興(行人出版社創辦人)
主持人:陳光興(交大亞太/文化研究室召集人)

主辦單位:交通大學亞太/文化研究室、亞際書院、清華大學亞太/文化研究中心、交大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文化研究跨校學程

2015年5月12日 星期二

劇場雜誌與影像轉譯的年代



重訪後街:以陳映真為線索的一九六○年代 系列座談五

劇場雜誌與影像轉譯的年代

1960年代中期,台灣經濟逐漸復甦,但因政治閉鎖而來的文化單調,使得青年及知識分子感覺荒蕪。《劇場》雜誌就在一群電影、影像愛好者的熱情下,組合了人際網 絡,以譯介、實驗性創作,嘗試在忙碌與疏離的日常步調中,滋潤、反思生活的意義。《劇場》編輯群在禁忌年代有意迂迴於思想管制的邊緣,且時常透過當時的藝 文儲庫「耕莘文教院」進行試煉。誠然內部歧異,並在第九期後停刊,但這份開創性的刊物所點燃的引信,卻由島內蔓延至島外並持續延燒。我們與「耕莘文教院」 合作,力圖返回歷史現場同理時代線索。


時間:2013年8月31日(星期六)14:00—
地點:耕莘文教院大禮堂(臺北市辛亥路一段22號)

與談人:
邱剛健(資深電影工作者,《劇場》雜誌創辦人)——遠距參與
莊 靈(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理事長,《劇場》雜誌創辦人)
劉大任(作家,《劇場》雜誌同人)——遠距參與
周 渝(紫藤廬創辦人,70年代耕莘影劇欣賞研究社暨實驗劇團創辦人)
李幼鸚鵡鵪鶉(資深影評人)

致 詞:杜樂仁(耕莘文教院院長)

主持人:林麗雲(交通大學亞太/文化研究室研究員)

主辦:財團法人耕莘文教基金會、耕莘文教院、交通大學亞太/文化研究室、亞際書院、清華大學亞太/文化研究中心、交大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文化研究跨校學程

六○年代初期的氛圍



重訪後街:以陳映真為線索的一九六○年代 系列座談一

六○年代初期的氛圍

五○年代的台灣社會處於一個肅殺的年代,國民黨政權為了鞏固在台的統治,無所不用其極的剷除異己,左翼分子首當其衝成為鎮壓的對象,送上刑場、推入牢獄、被迫自新,左翼思想遭到連根拔起的命運。陳映真及他的朋友同道們於五○年代末、六○年代初爬出幽暗,開始進入社會的舞台。那時的社會氛圍、政治情勢是怎麼樣的?知識狀況又處於什麼狀態?當時活躍在文藝界的人們如何看待自身的處境?沉潛中的左翼分子又是如何活在那個年代中?本次論壇邀請了歷史現場的當事人以及對六○年代有體會、後來接上那個時代的詩人、作家,從不同的角度重訪六○年代初期的精神、思想狀況,為接下來的系列活動提供當時歷史條件的解析。

時間:2013年3月31日(星期日)13:30-18:00
地點:月涵堂(台北市金華街110號,金華街與金山南路口)

與談人:
陳明忠(夏潮聯合會榮譽會長)
尉天驄(政大中文所、台文所名譽教授)
吳 晟(詩人)
鄭鴻生(作家)

主持人:陳光興(交大亞太/文化研究室召集人)

主辦:交大亞太/文化研究室、亞際書院、清華大 學亞太/文化研究中心、交大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文化研究跨校學程

2015年5月6日 星期三

現代主義藝文的發聲和變奏




重訪後街:以陳映真為線索的一九六○年代 系列座談三

現代主義藝文的發聲和變奏

承續第二場座談主題:美國夢,也就是以美新處為中心探討冷戰結構下美式現代主義的亞洲擴張,這種擴張在六〇年代的台灣文藝舞台,雖然具體地掀起了現 代主義風潮,但同時也為下一波的批判現實主義及本土藝文回歸預埋線索。第三場座談我們請來現代主義藝文現場的見證者、蛻變自現代主義的藝文工作者,以及對 六〇年代現代主義藝文表現及其日後轉化有專研的學者,在往昔美新處的歷史現場,重新探索現代主義的藝文發聲及其變奏,而這樣的轉化又如何在日後成為陳映真 及其同道們的對話對象呢?

時間:2013年5月25日(星期六)14:00-18:00

地點:二二八國家紀念館1樓(台北市南海路54號,南海路與重慶南路口)

與談人:
呂正惠(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教授)
宋澤萊(作家)
季 季(作家)
施善繼(詩人)

主持人:陳光興(交大亞太/文化研究室召集人)

主辦單位:交大亞太/文化研究室、亞際書院、清華大學亞太/文化研究中心、交大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文化研究跨校學程

2015年4月29日 星期三

初初形成的吶喊────再讀吳耀忠





重訪後街:以陳映真為線索的一九六○年代 系列座談四

初初形成的吶喊──再讀吳耀忠

1960年代是國際左翼政治變革的年代,台灣島內卻是高壓的白色禁錮,美國文化冷戰所主導的「現代主義」風潮,在文化、知識界展開,成為一代人的啟蒙。在 這既繽紛、又蒼白的氛圍中,左傾的年輕人拼湊著偷渡而來的左翼認識,踏上自己的文藝批判與實踐之路,是為鐵屋內「初初形成的吶喊」。承接前三場討論,本次 論壇邀請陳界仁、張頌仁、高士明再讀吳耀忠以及他的時代。長期以來,陳界仁的創作質問著冷戰架構,反思其中人的複雜主體狀態;張頌仁、高士明分別來自香港 與杭州,是當代藝術的重要策展人、藝評人。三位與談者,將為我們拉出兩岸三地的維度,打開國際左翼美術發展的歷史視野,回望吳耀忠的可能性與侷限性,嘗試 提出重返吳耀忠的當代意義。


時間:2013年6月22日
13:30-14:00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導覽
14:00-18:00 論壇

地點:景美人權文化園區(前軍法局)新北市新店區復興路131號 兵舍區會議室

與談人:
高士明(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院長)
張頌仁(香港漢雅軒畫廊負責人)
陳界仁(當代藝術家)

主持人:陳瑞樺(清大社會所助理教授,《尋畫》小組成員)

主辦單位:交大亞太/文化研究室、亞際書院、清華大學亞太/文化研究中心、交大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文化研究跨校學程

美與狂——邱剛健的戲劇.詩.電影




美與狂——邱剛健的戲劇.詩.電影

邱剛健(1940-2013),永遠現代的編劇家、詩人、導演。

他一生走在時代前沿,與友朋創辦《劇場》雜誌,拍攝大膽前衛的實驗短片《疏離》,將與劉大任合譯的〈等待果陀〉搬上舞台,在政治高壓、知性閉塞的年代,不意啟動著台灣文藝行動的變貌。之後赴港從事編劇工作,越過香港電影新浪潮的浪尖,《愛奴》、《投奔怒海》、《烈火青春》、《唐朝豪放女》、《地下情》、《胭脂扣》、《阮玲玉》等作品都留下了意味深長的屐痕,返台執導的《唐朝綺麗男》與《阿嬰》,更是異色暗湧的偏斜經典。寫作現代詩是邱剛健始終不變的追求,惜僅結集為《亡妻,Z,和雜念》(赤粒藝術,2011)與《再淫蕩出發的時候》(蜃樓,2014),而直至辭世翌年,方在故舊努力下推出首部研究邱剛健作品與評論的專書《美與狂》(香港三聯,2014)。

「美與狂」勾勒出邱剛健其人其作的格調。《劇場》時期孤高地堅持譯介西方影劇作品與理論;偌長的編劇生涯中,頑抗行業習氣,慢筆細工,將劇本提升為可獨立傳世的作品,讓編劇一職臻於編劇家之境。無論影像或文字創作,邱剛健近乎偏執地反覆摹寫著人世禁忌的性與死亡,怪誕的美感讓喜者狂喜,憂懼者排拒愈盛。他一度避居鄉間,研讀中國古典詩詞以療癒喪妻之慟,也讓要「儘量全盤西化」自己的「中國才情」一說,在晚年的詩作中獲得水乳交融的體現。邱剛健一生勤奮寫作,字斟句酌分釐不讓指向的實是對於自我的苛求,對於文藝創作不容一絲雜質的純粹理想,也是「美與狂」身後的底藴,與寂寞。誠摯邀請各方讀者、觀眾蒞臨現場,分享引言人對於邱剛健作品的閱讀,重新認識邱剛健其人其作的時代意義。


時間:2015213日(週五)下午1:00
地點:紫藤廬(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161號)

開場:
李安(香港三聯書店)
鄭聖勳(台北蜃樓出版社)

引言人:
張照堂(攝影家、導演)
袁瓊瓊(作家、編劇家)
游靜(詩人、導演)

主持人:
宋玉雯(交大亞太/文化研究室,《人間思想》)


主辦單位:
交通大學亞太/文化研究室、蜃樓出版社、社團法人紫藤文化協會、亞際書院、香港三聯書店

2015年4月27日 星期一

陳映真與台灣左翼文學




重訪後街:以陳映真為線索的一九六○年代 系列座談七

陳映真與台灣左翼文學

1966年,《文學》季刊以「台灣現實主義文學先驅」之姿現身台灣戰後文壇。在文人尉天驄的串連下,匯聚陳映真、七等生、黃春明、王禎和、施叔青、雷驤、曹永洋……等年輕作家,致力於本土創作並反應台灣現實。此外,《文學》季刊也是陳映真表達其社會主義信仰的第一座舞台,二年後則因被捕入獄而中挫。

本次第七場座談,我們邀請對左翼文學有深入研究的施淑老師擔任主講人,施老師將以作家陳映真為線索,上承戰前的無產階級文學,下接七○年代的鄉土文學,為台灣左 翼文學發展勾勒出其中一條脈絡。對台灣、韓國左翼文學都有深入理解的崔末順老師,則受邀擔任這場講座的回應人,讓左翼文學的視角跨出台灣、進入東亞的框架。
本次座談,主辦單位與「明星咖啡」攜手合作,重返昔日《文學》季刊同人聚集、討論、創作的歷史現場:「明星咖啡」3樓,希望藉此重啟與歷史的對話,以及對左翼文藝史的思考。


時 間:2013年12月8日(日)14:00-18:00
14:00-14:30 明星咖啡簡介及現場導覽
14:30-18:00 座談

地 點:明星咖啡3樓(台北市武昌街一段5號)

主講人:施 淑(淡江大學中文系榮譽教授)
回應人:崔末順(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主持人:徐秀慧(彰化師範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主辦單位:交通大學亞太/文化研究室、明星咖啡、亞際書院、清華大學亞太/文化研究中心、交大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文化研究跨校學程






2015年4月22日 星期三

獄中大學:鐵窗裡的左翼學堂




重訪後街:以陳映真為線索的一九六○年代 系列座談玖

獄中大學:鐵窗裡的左翼學堂

上個世紀的國、共內戰,以及朝鮮半島戰爭後逐漸形成的世界性冷戰形勢下,國民政府倚靠美國介入,偏安台灣,在島上展開政治整肅。一九五○
年代以降,在台灣的共產主義相關組織遭到全面清剿,「白色恐怖」拔除了台灣社會的紅色幼苗,幾乎切斷左翼思想與實踐的歷史傳承。然而,政
治戒嚴並未捻熄左翼的香火。在六○、七○年代不斷出現自發的年輕反叛者,他們仍被當作「政治犯」送入監獄,卻在獄中與紅色歷史相遇了。

監獄外,是冷戰戒嚴體制的極度高壓,社會面臨思想與精神的貧乏困境;在監獄裡,他們卻意外地見證了「老紅帽」與整代人波瀾壯起的鬥爭,在
理論、實踐與人格上得到珍寶的啟蒙、洗鍊。八○年代末期,陸續出獄的政治犯又以各種方式投入台灣的鉅大歷史變革中。

獄中交流,正是政治犯們自稱「老同學」的由來。本場座談,邀請五○年代被捕的劉建修先生、七○年代入獄的蔡裕榮先生、吳榮元、吳俊宏先生
談談他們的「獄中大學」。


時間:2014年1月9日 14:00-18:00
地點:月涵堂(台北市金華街110號,金華街與金山南路口)

與談人:
劉建修(1950年代白色恐怖受難人,郵電工會案)
吳榮元(1970年代白色恐怖受難人,成大共產黨案。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召集人、勞動黨主席、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總長)
吳俊宏(1970年代白色恐怖受難人,成大共產黨案)
蔡裕榮(1970年代白色恐怖受難人,台灣人民解放陣線案。台灣地區戒嚴時期政治事件處理協會理事長)

主持人:呂正惠(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教授)

主辦單位: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台灣地區戒嚴時期政治事件處理協會、交通大學亞太/文化研究室、亞際書院、清華大學亞太/文化研究中心、交大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文化研究跨校學程

「美國夢」:以美國新聞處為中心




重訪後街:以陳映真為線索的一九六○年代 系列座談貳

「美國夢」:以美國新聞處為中心

戰 後在全球冷戰、區域對抗、兩岸分斷的格局中,台灣被編入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當中,形成了至今美國的思想文化深入人心的長遠影響。在政治高壓的六〇年 代裡,美國新聞處扮演著極為弔詭的角色,一方面為思想閉塞的狀況提供了外在的出口,一方面成為美國文化輸入台北文化圈的重要橋樑。在這次的論壇中,我們請 來對美國在東亞(特別是台灣)文化政策與實作有深入研究的學者、分析家與活躍在那個時代、對美國新聞處記憶猶新的當事人重回現場,讓我們看到台灣的美國夢 在戰後產生的背景與過程,又如何在爾後成為陳映真與同道們的對話對象,並在藝文界展現在詩、繪畫、小說的論辯中。


時間:2013年4月27日(星期六)13:30-18:00
13:30-14:00 館史簡介及美新處舊址現場導覽
14:00-18:00 座談

地點:二二八國家紀念館3樓(台北市南海路54號,南海路與重慶南路口)

與談人:
陳若曦(作家)
施 淑(淡江大學中文系榮譽教授)
趙 剛(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單德興(中研院歐美研究院特聘研究員)

主持人:陳光興(交大亞太/文化研究室召集人)

主辦單位:交大亞太/文化研究室、亞際書院、清華大學亞太/文化研究中心、交大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文化研究跨校學程

2015年4月20日 星期一

劉建修訪談



此為籌辦「重訪後街:以陳映真為線索的一九六○年代」系列活動,以「獄中大學:鐵窗裡的左翼文學」為題,於2014年1 月19 日於清大月涵堂舉辦座談論壇。當時劉建修先生身體微恙,不克前來台北親身參與,但仍慷慨應允重訪後街工作小組以採訪錄影(2013 年12 月3 日,劉建修先生家中),之後根據訪談影像,剪輯了44 分39秒的錄像。特別感謝流建修先生受訪與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在過程中的協助。

2015年4月1日 星期三

草原民歌



重訪後街:以陳映真為線索的一九六○年代 系列座談捌

草原民歌

在1967年與1968年之交,《草原》雜誌編輯室收到一份〈現階段民歌工作的總報告:1966年1月-1967年12月〉來稿,裡頭紀錄了由許常惠和史惟亮帶隊的民歌採集工作過程與收穫整理。對於戰後台灣社會與當時的知識份子來說,這是前所未有的民間調查報告。1960年代的聽覺社會空間是什麼樣態,使得知識份子發出「我們需要有自己的音樂」的呼籲和行動?當時的參與人出於什麼樣的思考而加入調查行動,並上山下鄉探訪了何處何地?1960年代民歌採集運動「聽‧見」甚麼樣的民間與現實,這股動力是否被繼承或影響了後人的聽覺觸感?這場座談我們重返往昔舉辦民歌活動的實踐堂現場(現央圖藝術暨視聽中心),從不同角度重新探索與回顧對於「民族音樂」與民間的聲音深具意義的「民歌採集運動」。我們邀請了民歌採集隊的成員、民歌手、歌謠創作者與音樂研究者,聽他們從各自與民歌不同的因緣/衝擊,回顧1960年代民歌採集的聲音,並重新聆聽當時在春雨中飄起的草原之歌。


時    間:2013年12月28日(六)14:00-18:00

地    點:國家圖書館(舊實踐堂,台北市延平南路156號)

與 談 人:
呂錦明(台灣客家山歌團創辦人,1967年民歌採集運動西隊成員)
丘延亮(中研院民族所,1967年民歌採集運動西隊成員)
范揚坤(台南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
鍾永豐(音樂專輯製作人,與交工樂隊、林生祥合作音樂)

主 持 :楊祖珺(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民歌手)

特別來賓:王小娥(《草原》雜誌創辦成員之一)


主辦單位:國家圖書館、國家圖書館藝術暨視聽資料中心、交通大學亞太/文化研究室、亞際書院、清華大學亞太/文化研究中心、交大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文化研究跨校學程

2015年3月26日 星期四

《台灣人民》第十期



1975年2月

《台灣人民》第九期



1974年12月

《台灣人民》第八期



1974年3月

《台灣人民》第七期



1973年12月

《台灣人民》第六期



1973年10月

《台灣人民》第五期



1973年7月

《台灣人民》第四期



1973年4月

《台灣人民》第三期



1973年2月

《台灣人民》第二期



1972年12月

《台灣人民》第一期




1972年10月

《左翼》第二十八號



《左翼》第二十七號



出版日期:2002年9月30日

《左翼》第二十六號



出版日期:2002年8月31日

《左翼》第二十五號



出版日期:2002年7月31日

《左翼》第二十四號



出版日期:2001年10月31日

《左翼》第二十三號



出版日期:2001年9月30日

《左翼》第二十二號



出版日期:2001年8月31日

《左翼》第二十一號



出版日期:2001年7月31日

《左翼》第二十號



出版日期:2001年6月30日

2015年3月25日 星期三

《左翼》第十九號



出版日期:2001年5月31日

《左翼》第十八號



出版日期:2001年4月30日

《左翼》第十七號



出版日期:2001年3月31日

《左翼》第十六號



出版日期:2001年1月31日
初版二刷:2001年6月30日

《左翼》第十五號



出版日期:2001年1月31日
初版二刷:2001年6月30日

《左翼》第十四號



出版日期:2000年12月31日

《左翼》第十三號



出版日期:2000年11月30日

《左翼》第十二號



出版日期:2000年10月31日

《左翼》第十一號



出版日期:2000年9月30日

《左翼》第十號



出版日期:2000年8月31日
出版二刷:2001年3月31日

《左翼》第九號



出版日期:2000年7月31日
初版三刷:2001年8月31日

《左翼》第八號



出版日期:2000年6月30日
初版三刷:2001年3月20日

《左翼》第七號



出版日期:2000年5月31日
初版三刷:2001年4月20日

《左翼》第六號




出版日期:2000年4月30日
三刷日期:2001年3月20日

2015年3月19日 星期四

邱剛健先生訪談





簡介

由台灣交通大學亞太/文化研究室及亞際書院籌辦力圖重返現場同理時代線索的「重訪後街:以陳映真為線索的一九六○年代」系列活動,以「劇場雜誌與影像轉譯的年代」為題,於2013 年8 月31 日回到《劇場》當年活動的重要地點耕莘文教院大禮堂舉辦座談論壇。當時邱剛健先生人在北京,病後初癒不克前來台北親身參與,但仍慷慨應允重返後街工作小組以視訊採訪(2013 年8 月14 日,新竹:交通大學亞太╱文化研究室),之後根據訪談影像,剪輯了33 分鐘的錄像至論壇現場播映,並謄錄逐字稿經邱剛健先生過目後備檔。本影像即為當日的訪談紀要,文題由趙向陽女士代擬。特別感謝趙向陽女士在過程中的協助。

2015年3月18日 星期三